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不管怎么说,垄断是没有什么好处的。于国于民都没有好处,只对搞垄断的寡头有好处。无利不起早,没有好处,谁还会费精劳神搞垄断?搞垄断不但要挖空心思,花样百出,更需要花费巨大的成本。当然,富贵险中求,搞垄断也要冒很大的风险。可以说,有多大的垄断利益,就有多大的垄断风险。
那么,既然有风险,为什么还有人要冒险搞垄断呢?这是个问题。说白了,就是获取巨大利益的远大于垄断被处罚的数额,利益诱惑与垄断风险信息严重失衡。如果监管部门能在资本掌控者搞垄断之前,就能介入发出警示,或者向市场发出预警,防患于未然,垄断导致的市场扭曲和消费者损失就会减少很多,搞垄断的人就会放弃侥幸而见好就收。
事实上,希望监管者能在垄断萌芽之初就有所作为,甚至铁腕治乱,直接扑灭垄断火点,这确实是勉为其难,毕竟要把一个资本主体认定为涉嫌垄断,是个相当复杂的技术活。但是,至少监管者可以进行同期监控,及早发现搞垄断的苗头。监管者应该建立与健全市场垄断行为监控机制,以动制动,紧密盯防。监管者还应该以普通商家或普通消费者的身份进行市场体验,以便更早一些发现悄悄露头的垄断行为,做到露头便打,毫不手软。比如电商市场“二选一”的问题、大数据“杀熟”的套路,网络上、平面媒体早有热议,如果监管者能早些再早些出手,恐怕效果早就显现出来了。常耳闻资本掌控者信誓旦旦的说要拥抱监管,我看监管者更需认认真真的拥抱市场。果如是,垄断的毒苗就不会长大,市场特别是互联网市场的韧性也会更大一些。
关键词: